芙蓉湖[江蘇江陰芙蓉湖]

芙蓉湖[江蘇江陰芙蓉湖]

芙蓉湖古稱“上湖”、“射貴湖”,入無錫地稱“無錫湖”,在江陰境內又稱“三山湖”,在江蘇武進縣東、無錫縣西北、江陰縣南。

湖泊概況

芙蓉湖古稱“上湖”、“射貴湖”,入無錫地稱“無錫湖”,在江陰境內又稱“三山湖”,在江蘇武進縣東、無錫縣西北、江陰縣南。虞翻、酈道元皆以此列之五湖。北宋前這裡湖面廣袤、碧浪滔天、南北相望百餘里,東西更港浜無數,綿延不絕,在當時江南是僅次與太湖的一片水域,面積達“一萬五千三百頃”。

詩人描寫

對於該湖,唐代陸羽曾這樣描寫道:“惠山東北九里有上湖,南挖長洲,東峒江陰,北掩晉陵,蒼蒼渺渺,迫於軒盧”“為江南煙火偉觀”後因湖中荷花生長異常茂盛,隨改名芙蓉湖(另有湖形酷似芙蓉花而得名的說法)。

歷史變遷

關於芙蓉湖最早的文字記錄,出現在戰國時期,春申君黃歇曾組織人力疏浚芙蓉湖,開挖申浦河,把水引入長江。到了東晉時期,當時晉陵內吏張闤也有過治理的記錄,關於治水,張闤曾因“所部四縣,並以旱失田”,“立曲阿新豐塘,溉田八百餘頃,每歲豐稔”,有很成功的經驗。所以面對芙蓉湖的水患,他就先瀉芙蓉湖水往引至西邊晉陵,然後再築岸圍田增加圩區,“水漲時專增其里,水乾涸時兼築其外”,想把湖一步步變成耕田,最後終因工程量太大,又恰好碰在嚴冬而“施功不成”,由此可知,張闤治水是次,主要目的還是想還田,迫於人物力與天氣而未成功,但“還湖可為良田”確實對人誘惑很大。

到了南朝宋元嘉年間芙蓉湖疏浚初獲成功,其後治理的成果一直延續到北宋,其中無錫北門的蓮蓉橋、蓮蓉閘就分別修築在初唐與北宋年間,期間的由於朝廷對圍湖造田“其禁甚嚴”,所以芙蓉湖面積與先前比未有大變。但到宋室南遷後,江南移民劇增,對耕地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此時水患問題也逐漸退化成次要,於是圍湖之風勢不可擋,數十年圍水域面積大減,而水域面積的劇減,造成本來平衡的水利系統的嚴重破壞,導致生態環境失衡,朝廷認識到圍湖成田危害的日趨嚴重性,所以多次重申浙西禁止圍田的禁令,逐漸開始返田還湖。但終因圍田帶來的眼前利益巨大,但又遭受連年水患慘重的惡果,朝廷陷入了兩難境地,時禁時松,在還湖為田與圍湖造田的矛盾中徘徊。

綜觀史料,宋代圍田對芙蓉湖的影響是巨大的,如後世所見的《江陰軍志圖》上此時境內的三山湖已向南退縮了許多,儼然沒有北延秦望之麓的雄風;而向南本來可“南挖長洲”的情形,也被大大小小的圍閘給阻斷了。但此時芙蓉湖的噩夢歷程,才剛剛開始。

明宣德五年,周忱為江南巡撫,時逢芙蓉湖區水患不斷,災後民生慘不人睹,甚至出現了“地無芳草樹無皮”的現象,周忱於是決心來個全面整治,他採用北宋單鍔《吳中水利書》中主張,在西邊“修魯陽五堰,築上下兩壩”以阻斷上游的來水,向南“穿百凌于震澤”,向北“疏江陰黃田諸港河道”來把水導向下游,湖水再瀉出後原來的湖面不斷縮小,四周露出大片泥地,周忱又發動湖民,以工代賑圍築大堤六十三里,高廣及丈,成圩田十萬餘畝,稱曰芙蓉圩,並倡導三邑湖民奮力墾殖,當時出現“十萬八千芙蓉圩”奇觀。自周忱徹行圍田毀湖後,芙蓉湖遭毀滅逐漸到了高潮,從周忱治水七十多年後的弘治年間,芙蓉湖的水域還存“東西亦五十里矣”仍“延至北塘”,但是到嘉靖年間在湖中建起的蓉湖莊已“田塍羅列,港汊紛錯,橋壩盡排,村落顯現”,到清代芙蓉湖已縮成了不到二十平方公里的小湖圩。

現在芙蓉湖湖已徹底消失了,只留下芙蓉鎮、芙蓉山、蓉湖莊,蓮蓉門、蓮蓉橋等這些地名,時過境遷,早已物是人非,今天的我們只能憑藉殘存的遺蹟和發黃的史料來辨認這裡曾經原是片水波萬頃、碧浪滔天的芙蓉湖,而此時已廠房林立、高樓群起,面對此物此景,你是要讚美人力的偉大,還是悲嘆那自然的無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